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6~ 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地理答案
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CAAB BABDC  11—20 DADCB CDBBD 21—30 DACBD ABADC
 11—20 DADCB CDBBD 21—30 DACBD ABADC
	31—40 DBDAD  CCCBC 41—50 ACDDC AAADB 51—60 ACCDC BCCBC
CCCBC 41—50 ACDDC AAADB 51—60 ACCDC BCCBC
二、综合题(40分)
	1. (1)A地受拉布拉多寒流 (或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2分)
(或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2分)
	C地受北大西洋暖流(或暖流)影响 ,增温增湿作用明显。(2分)
,增温增湿作用明显。(2分)
(2)有利影响:顺风顺水,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2分)
不利影响:可能遇到海冰、海雾,威胁航行安全。(2分)
	2.(1)地处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1分)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1分)
(2)山高谷深 (1分)。 长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发育而成。(1分)
(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后受地壳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之中。(2分)
	(4)随着印度 洋板块北移,青藏
洋板块北移,青藏 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空气稀薄,气候逐步寒冷;
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空气稀薄,气候逐步寒冷;
在高寒气候影响下冰川、冻土广布,土壤贫瘠;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动物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5分)
	3.(1)规律: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 )水位低(1分)。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1分)。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 (或: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 (1分)。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水位低(1分)。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1分)。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 (或: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 (1分)。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1分)。
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1分)。
(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1分);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1分);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1分)。
(3)湖区海拔高,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种植作物作为饲料饲养动物(1分);人均土地面积广(或草场面积大)(1分)。
	4.(1)A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及信风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地表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因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肥力不足;气候干燥、植被缺乏,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
,肥力不足;气候干燥、植被缺乏,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 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漠景观,并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 (5分)
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漠景观,并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 (5分)
	(2)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1 分)
分)
	(3)D处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
 成热带雨林气候,
成热带雨林气候, 发育成热带雨林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
发育成热带雨林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
E处主要受信风、地形与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成热带雨林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