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A卷
高二A卷参考答案
命题人:龙小艾 葛洲坝中学 审题人:李大高 夷陵中学 张平 兴山一中
一、选择题:
二、材料题
第25题:
(1)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逐渐减少到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任答三点,6分)
原因:国门被打开(或列强入侵),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衰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解放)。(任答三点,6分)
(2)原因:美英两国具有相同的语言、相似的思想文化习俗;英国本土的人口压力大,政局动荡,社会矛盾的尖锐;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经济出现的困境,逐步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素养和管理素养的英国移民更适合美国工业化的要求;美国工业化及经济的发展为移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美国宽松的移民环境和就业待遇的吸引。(任意答3点给6分,答4点给7分)
影响:为美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2分),推动了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2分),促进了美国东西部地区的开发,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基础。(2分)
第26题:示例1:
观点:大清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有限度的等差级数发展或简单发展。
论证:
总结:大清帝国的经济基础等不利于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示例2:
观点:大英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无限的等比级数发展。
总结:大英帝国的经济基础等有利于英国的近代化。
示例3:
观点:大清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有限度的等差级数发展或简单发展,大英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无限的等比级数发展,二者有本质区别。
或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生产力(经济)发展有本质区别。
结论 :大清帝国的经济基础等不利于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示例4:大清帝国生产力或经济发展呈现出了等比级数或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论证:
经济:农业商品化、专业化趋势发展;商业和城市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科技:科学巨著出现,同时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市场:南北统一,国内市场发展;长途贸易发展;海禁政策时有松弛,中外贸易日渐发展
劳动力:赋税政策调整(摊丁入亩),有利于人口流动。
总结:若不是外国势力入侵,中国也会慢步进入近代社会。
说明:1.示例1、2、3偏离评论对象或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或史实不符合要求;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定为三等。
2. 示例1、2、3能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从1——3个角度,引用史实,进行评论;表述比较清楚,有一定逻辑性,定为二等。
3. 示例1、2、3能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从4个以上角度,精准引用史实,进行深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从唯物史观或近代化或文明史观或整体史观进行总结,定为一等。
4.示例4评分以此类推。
5.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参照评分
第27题:
(1)目的: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法纪管理;治理土司强取豪夺;缓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间矛盾;维护清朝在西南地区的有效统治。(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
(2)特点:时间长,渐进性;和平方式和武力并存;不彻底。(3分)
影响:
积极影响:政治上,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打破西南地区的封闭状态,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民族关系上,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消极影响:武力手段使人们生活生产遭到巨大损失。(6分)
命题人:龙小艾 葛洲坝中学 审题人:李大高 夷陵中学 张平 兴山一中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A | A | C | C | D | A | C | C | B | D | C | B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答案 | B | D | D | B | A | D | D | B | B | C | D | D |
第25题:
(1)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逐渐减少到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任答三点,6分)
原因:国门被打开(或列强入侵),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衰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解放)。(任答三点,6分)
(2)原因:美英两国具有相同的语言、相似的思想文化习俗;英国本土的人口压力大,政局动荡,社会矛盾的尖锐;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经济出现的困境,逐步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素养和管理素养的英国移民更适合美国工业化的要求;美国工业化及经济的发展为移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美国宽松的移民环境和就业待遇的吸引。(任意答3点给6分,答4点给7分)
影响:为美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2分),推动了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2分),促进了美国东西部地区的开发,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基础。(2分)
第26题:示例1:
观点:大清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有限度的等差级数发展或简单发展。
论证:
大清帝国 | |
经济基础 | 封建土地私有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
经营方式 | 租佃关系,封建生产方式 |
生产模式 | 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
增长方式 | 传统经验总结,不计成本的精耕细作 |
经济政策 | 重农抑商 |
法律保护 | 经济活动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
对外贸易 | 土特产、手工业品 |
总结:大清帝国的经济基础等不利于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示例2:
观点:大英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无限的等比级数发展。
大英帝国 | |
经济基础 | 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 |
经营方式 | 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方式 |
生产模式 | 社会化生产,工厂制度下的规模化生产 |
增长方式 | 科技发明,技术创新,市场规律 |
经济政策 | 重商主义,自由主義 |
法律保护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保护 |
对外贸易 | 机器工业产品 |
示例3:
观点:大清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有限度的等差级数发展或简单发展,大英帝国生产力(经济)是无限的等比级数发展,二者有本质区别。
或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生产力(经济)发展有本质区别。
大清帝国 | 大英帝国 | |
经济基础 | 封建土地私有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 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 |
经营方式 | 租佃关系,封建生产方式 | 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方式 |
生产模式 | 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 社会化生产,工厂制度下的规模化生产 |
增长方式 | 传统经验总结,不计成本的精耕细作 | 科技发明,技术创新,市场规律 |
经济政策 | 重农抑商 | 重商主义,自由主義 |
法律保护 | 经济活动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保护 |
对外贸易 | 土特产、手工业品 | 机器工业产品 |
示例4:大清帝国生产力或经济发展呈现出了等比级数或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论证:
经济:农业商品化、专业化趋势发展;商业和城市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科技:科学巨著出现,同时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市场:南北统一,国内市场发展;长途贸易发展;海禁政策时有松弛,中外贸易日渐发展
劳动力:赋税政策调整(摊丁入亩),有利于人口流动。
总结:若不是外国势力入侵,中国也会慢步进入近代社会。
说明:1.示例1、2、3偏离评论对象或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或史实不符合要求;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定为三等。
2. 示例1、2、3能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从1——3个角度,引用史实,进行评论;表述比较清楚,有一定逻辑性,定为二等。
3. 示例1、2、3能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从4个以上角度,精准引用史实,进行深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从唯物史观或近代化或文明史观或整体史观进行总结,定为一等。
4.示例4评分以此类推。
5.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参照评分
第27题:
(1)目的: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法纪管理;治理土司强取豪夺;缓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间矛盾;维护清朝在西南地区的有效统治。(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
(2)特点:时间长,渐进性;和平方式和武力并存;不彻底。(3分)
影响:
积极影响:政治上,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打破西南地区的封闭状态,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民族关系上,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消极影响:武力手段使人们生活生产遭到巨大损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