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2)分项分等评分的标准
评分标准:
项目 类别 |
内容 (25分) |
结构与表达 (20分) |
书写与标点 (5分) |
A |
(21-25分) ①内容切合题意。 ②主题(或观点,下同)鲜明,有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③能围绕主题选用适当的、比较充分、比较新颖的素材。 ④记叙文能做到写人、叙事、写景等生动鲜活,有一定的现场感。议论文能做到论证充分,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⑤抒情自然,感情真挚动人;说理比较严密,能令人信服。 |
(17-20分) ①记叙文能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记叙顺序,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议论文结构严谨,论证比较严密,论述层次清楚。 ②记叙文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文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③语言准确、简洁、有表现力(记叙文叙事描写有现场感、画面感,能自然地表情达意,感染读者;议论文语言具有一定的形象性,逻辑严密,有说服力)。 ④无明显语病和堆砌华丽词句凑数现象。 |
(5分) 字体基本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能恰当使用标点来表情达意。没有错别字。 |
B |
(16-20分) ①内容切合题意。 ②主题明确,有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③能围绕主题选用适当的、比较充分的素材。 ④记叙文能做到叙事具体生动;议论文能做到论证比较充分 ⑤记叙文有真情实感,议论没有明显的禁不起推敲的地方。 |
(13-16分) ①记叙文结构完整,写作顺序合理,有详略之分。议论文论述层次清晰,论证比较严密。 ②记叙文能恰当使用表达方式,议论文能恰当使用论证方法。 ③文从字顺,语言比较简洁,能自然而恰当地表情达意。 ④语病很少,较少无意义、不恰当的堆砌。 |
(4分) 字体易辨认,书写规范,卷面大体整洁,标点符号使用得当。有个别错别字。 |
C |
(11-15分) ①符合题意。 ②主题比较明确,价值取向合乎情理。 ③能大致围绕主题选用素材。 ④叙事比较清楚;议论尚能言之有理。 |
(9-12分) ①记叙文结构完整,能把事情说清楚,分得清重点。议论文论述层次基本清楚。 ②语言基本通顺,有两三处病句或表意不清的地方,或者有在作文开头和结尾用无意义的排比句凑字数的现象。 |
(3分) 字迹清楚,错别字不超过3个,涂改不很多,标点符号不很规范。 |
D |
(6-10分) ①不太符合题意。 ②价值取向不够健康(不在于作文内容是否表现了人性、社会中的阴暗丑恶现象,而在于是作者对这些现象的判断与认识是否理性,是否背离了普世价值)。 ③内容非常空洞(主要包括两类:内容过于单薄贫乏,通篇堆砌过多套话废话;作文虽完整,但字数太少) ④记叙文中心不明,叙事不清;议论文观点模糊,或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
(5-8分) ①记叙文没能把事情说清楚,或者完全主次不分。议论文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论据与论点之间没什么关系。 ②病句和表意不清的地方较多,读起来觉得不通顺或表意含混不清。 |
(2分)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脏乱,标点符号使用随意。 |
E |
(5分及以下) ①完全不合题意,内容与题目无关。 ②价值取向出现严重错误(指赞美、 宣扬假、恶、丑、邪等不良的现象或 心理。) ③无中心,内容散乱,让人不知道在写 什么。 ④可以确定为抄袭的作文。 |
(4分及以下) ①结构不完整,不足200字的残篇(没写完的作文)。 ②语言不通,辞不达意,让人不知所云。 |
(1分以下)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杂乱,不会区分标点符号。 |
评卷时,作文为分项打分,系统自动合成总分。请老师们认真研究评分标准,熟悉并准确把握评分标准中每一分项每一等级的打分区间和具体要求。希望老师们逐渐养成分项打分的习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毕仲衍字夷仲,凭借祖上的功德做了阳翟主簿。张昪,是阳翟县人,刚刚镇守许州,就向朝廷申请,想要兴办乡校。官府在准备了所用建材、核算好所需工作量之后,又允许百姓根据自己的能力捐献、资助。县里人马宏凭借言辞在县里横行,欺骗县里的大户人家说:“张公兴办乡校,可县令竟然趁机借此从百姓那里敛财,从几十几百到几千几万都不止,到时你们就会难以承受了。如果能给我一百金,我可以阻止这件事。”那些大户人家相信他的才能,给了他一百金。马宏立刻到州府宣扬说:“县吏把兴办乡校的费用都据为私有,又将从百姓那里征收了。”张昪果然对这件事起了疑心,命令县里马上停止兴办,又向道里举报了此事。县令想要上疏辩明,毕仲衍说:“(这样做)没有用,不如把马宏抓起来审问他,事情不用申辩自然清楚。”恰逢毕仲衍代理县里的事务,就逮捕马宏审问,五天后审出了他所做的奸邪之事,上报给张昪,并将马宏流放到邓州。全县都庆贺这件事。给事中张问当时住在乡里,对毕仲衍说:“谚语说‘锄一恶,长十善’,说的就是你啊。”
毕仲衍考中进士,调任沈丘令。欧阳修、吕公著都向朝廷推荐他,毕仲衍进入司农寺做了主簿。后来吴充又举荐他做中书检正。毕仲衍奉命出使契丹,聚饮习射时连续射中靶心,众人对此感到很惊讶。又欣赏他风姿伟岸、仪容端庄,就暗中让人拿了他的衣服去量尺寸,做衣服赏赐给他。毕仲衍还参加了契丹的元会,详细记录了元会的各种礼仪制度,并画成图,回朝后献给朝廷。后来钱勰出使契丹,契丹主还问:“毕少卿如今任何官职?现在在哪里?”
王珪与吴充不和,认为毕仲衍被吴充重用,就多次寻找毕仲衍的过错想中伤他,最终也无机可乘,只能让他长期官居原职不得升迁。四年之后,才以秘阁校理的身份坐太常礼院的同知。做官制局检讨官时,审核了数以千万的文字,并将之区别分类,进行增删修补,都做得巧妙恰当。凡是有人询问其中事宜的,都必须咨询毕仲衍然后才可回复,其它人都不清楚(其中的情况)。毕仲衍还撰写了三十卷的《中书备对》,士大夫家都争相传阅。
高丽使者入朝进贡,皇帝下诏招待他们。元宵节晚上,毕仲衍与使者在东阙下宴饮,作诗颂扬皇帝圣德,神宗次韵做了一首诗赐给他,时人认为这是极大的荣宠。(新的)官制施行后,皇帝亲自提拔他做起居郎,王珪扣下了任命书,认为授予毕仲衍的官职太高,在朝堂前与皇帝争论。皇帝接连说:“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不久,毕仲衍突染疾病,当晚就去世了,时年四十三岁。皇帝派遣宦官(宫中使者)到他家中吊唁,并赐五十万钱为他治办丧事。